許多復雜流體,例如形成網絡的聚合物、表面活性劑中間相、濃縮的乳液,它們在靜止狀態下不流動,直到施加的應力超出一定的臨界值,即屈服應力。這類行為即所謂屈服流動行為。由此屈服應力定義為要使樣品發生流動所需施加的最小應力。低于該屈服應力,樣品將表現為彈性變形(類似拉伸彈簧),高于此屈服應力,樣品將像液體一樣流動。使用旋轉流變儀結合模型擬合測定復雜流體凝膠的屈服應力。
大多數帶屈服應力的流體可視為有一結構骨架延伸在整個材料體積中。骨架的力量由分散相的結構及其交互作用所控制。連續相通常為低粘度,然而,引入高的分散相體積比,可以上千倍地增加體系粘度,并使樣品在靜止時表現出類似固體的行為。這類材料經常被稱為粘彈性材料。
為了確定哪一模型最合適,需要在整個剪切速率范圍內測量穩態剪切應力,并使用各模型對數據進行擬合。相關系數將是擬合質量的很好的表征。擬合所使用的數據范圍將對結果有影響,因為可能其中一個模型適合于擬合低剪切速率數據,另一模型適合于高剪切速率數據。
需要注意的是,通過模型擬合得到的屈服應力值經常被稱為動態屈服應力,以相對于其他方法(如應力線性掃描或應力增長模式)得到的靜態屈服應力。動態屈服應力定義為維持流動所需的最小應力,靜態屈服應力則定義為引起流動所需的最小應力,該值通常高于動態屈服應力。通常當關注引起材料流動(例如泵送)所需的初始應力時,需測量靜態屈服應力;而動態屈服應力更適合于維持流動,或在流動已經開始后停止流動所需的應力。